1.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。如果不尊重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,所谓建设文化就可能变成戕害文化。拿现在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。据学者研究,中国历史上国学繁荣的时期有三个,春秋战国、魏晋南北朝、清末民初,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,那就是破碎,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,因此迸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。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,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,如何更加解放思想,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。
这段文字意在说明( )。
A. 文化的发展应尊重其自身的进化规律
B. 应给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
C. 国学的复兴需要解放思想,体现创造性
D. 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,使其再焕光彩
2.“花开盛世”彩车中部是一尊长方形的中原宝鼎,()于着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,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河南深厚的历史文化()。彩车周围还装饰着麦穗和黄河浪花,()着河南农业大省的地位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:
A.取材底蕴象征B.脱胎内涵喻示
C.取材渊源显示D.脱胎传统标志
3.在美国,对造假行为的打击是()的,我们几乎可以用“残酷”这个词来形容。通常情况下,这些造假公司的首脑和相关人员都会()并过上长期的铁窗生活,而且不会有()的机会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:
A.尽心竭力一无所有死灰复燃B.竭尽全力家徒四壁卷土重来
C.全力以赴一贫如洗重振旗鼓D.不遗余力倾家荡产东山再起
4.任何一个真实的文明人,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心理上过着多种年龄相重叠的生活,没有这种重叠,生命就会失去(),很容易风干和()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:
A.弹性脆折B.快乐夭折C.趣味苍白D.色彩老化
5.我觉得火车其实挺可怜,因为它们终生都被()在固定的轨道上,每天重复着周而复始的路线,虽然表面看气势磅礴、风驰电掣,其实,风驰电掣走老路是一种(),还不如()走新路。
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:
A.禁闭无奈步履蹒跚B.禁锢悲哀蹑手蹑脚
C.束缚麻木小心翼翼D.限制孤独举步维艰
【参考答案与解析】
1.B。解析:这段文字主要谈论了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问题。先说要尊重规律,接着以国学复兴为例,说明历史上国学繁荣的三个时期都是破碎、思想禁锢被打破的时段。后得出结论,文化要繁荣和发展,必须给其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。A项说要“尊重进化规律”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,排除。C项“国学的复兴”只是文段的一个例子,文段着重说的是“文化繁荣发展”的问题,排除。D项强调的是应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,与文段强调的如何发扬传统文化不符,可排除。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。
2.A。解析:取材:选择供加工的原材料;选取创作素材。脱胎:比喻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变化而成,也指诗文创作取法前人而又有创新。“中原宝鼎”与“司母戊鼎”之间的关系用“取材”更恰当,排除B、D。“渊源”比喻事物产生的本源,“底蕴”表示蕴藏着的才智、见识。“着名青铜器司母戊鼎”体现的是河南的历史文化底蕴。“麦穗和黄河浪花”在这里用作象征意义,第三空应用“象征”。因此本题答案为A。
3.D。解析:先看空,四个成语都有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的意思,但“尽心竭力”“竭尽全力”多用于争取一个好的结果,与句中“打击”搭配不合适,排除A、B。再看第二空,“一贫如洗”和“倾家荡产”都形容穷。但“一贫如洗”可以指一贯很穷,也可以指现在很穷。“倾家荡产”指一开始不穷,而后因某事变穷。句中用来形容“造假公司的首脑和相关人员”,用“倾家荡产”更贴切。“东山再起”比喻隐退后再度任职或失势后又重新得势,符合句意。
4.A。解析:本题的突破点在于对“风干”的理解。被风干的东西明显的特点就是变得脆,容易折断,相应地,其失去的也即是“弹性”。A项与句意相符,当选。
5.B。解析:“禁闭”是对犯错误的人的一种处罚,关在屋子里让他反省。通常是关在一个封闭的区域内,与“轨道”搭配不妥,不如“禁锢”、“束缚”恰当,故排除A。再看第二空,与前面的“可怜”相对应,“风驰电掣走老路”可以说是一种“悲哀”,但不能说是一种“孤独”或“麻木”,排除C、D。“蹑手蹑脚”形容动作很轻或偷偷地跟随;也指走路时非常小心,符合题意。因此本题答案选B。